宜都民俗

宜都市正国民俗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宜都民俗

生产民俗——施肥

时间:2017-02-09   访问量:1672
    “烧火土,灌火土”:本县大多数的地方到秋冬季大量砍伐灌木(俗称“砍楂子”),到了春季,将灌木和杂草用土压成堆,然后燃烧,待燃烧过后冷却再灌入粪水,沤几天后再撒在田中作为肥料。烧火土是很有讲究的一门农活,先囤积柴火,要烧火土了,就先把土晒干,俗称晒火土,同时也晒柴火。烧火土先打火土脚,一般四尺多宽,根据盖土和柴火多少确定长度,脚内掏沟子,再在脚土上铺柴火,软柴铺底下,大柴放上面,硬柴放中间,最后堆盖土。堆盖土要轻,从两边往中间、从下往上堆,堆成梯形。
 
  烧火田:山区多用烧火田(也叫砍火田、烧生田,古称烧畬)。旧时山大人烯处的农户选山地开荒,秋收后着手,将坡地上灌木成片砍伐,堆置于原地任其风干,次年春耕前以火烧之。火灰用以肥田。该田一般只种两年即废,农家另选山地如法炮制。所开荒田块渐渐多了之后,先开先废的又已杂草灌木丛生,则再循环。故此种荒田又被称为轮歇田。这种做法易引发山火又浪费资源,建国后,烧火田就全面禁止。
 
  沤栏肥:山区、平原的农户均沤栏肥。将割来的草木枝叶,放入猪、牛、羊等牲畜栏中,任牲畜践踏一些时日,与牲畜粪便一起沤烂后,在耕种之前施到田里,俗叫“出栏粪”。 解放后,除化学肥料不断推广,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不断地生产利用外,各地沿袭传统方法,不断广积肥源,如挖地基,挑堰泥,打粪坑,积污水,换墙换灶,以及收家肥等。

上一篇:生产民俗——农耕信仰

下一篇:生产民俗——农谚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