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

宜都市正国民俗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文物保护

刘正国和他的民俗博物馆

时间:2015-11-15   访问量:2754

这是宜都市红春民俗文化村中的一家民居,门外小桥流水,院内花团锦簇,门口两根立柱上银龙飞舞颇有气势,雕梁画栋的青白色仿古宅院明亮宽畅,除了房屋基本框架是用的现代石材,其它材料都选用主人收购而来的木质藏品镶嵌进去,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做到了昔与今的自然合一,且看不出丝毫刻意的痕迹。室内布置及各厅堂摆放依照旧时惯例,老式门板和木窗上的花纹非常漂亮,桌椅精致,是古老的红木家具,家中摆饰更是精美的古董,再挂上几块老匾额,让人疑惑是否走进了百年前的老宅大院。


可以看出主人为这个家花费很多心思,家中每张桌椅每件装饰品都极考究,唯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堂屋门口的那个极其普通的笠帽,它随意地搁在桌上,可能经常动用而干净,没有落尘,却与整间屋子其他物品极不协调。主人出入有车,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根本用不着笠帽,为何还会将它放在显眼之处而不觉碍眼呢?


前屋后院,仅在后堂挂有一幅主人17岁参加修建宜都市聂家河镇七零一三工程时的放大照片,一身布衣布鞋,侧身直立,两手自然握拳,干净整洁,典型的农村青年形象中透出那个年龄少有的沉稳的内在精神,眉目俊秀,气宇轩昂,照片右上侧书有一行字“农民的儿子刘正国”。照片旁边有主人写给自己的人生格言:“追求太多,才会浑身疲惫;要求太多,才会烦恼无数;希望太高,才会失望重重;执着太过,才会伤痕累累。有时候简单知足,才会幸福。”至此,我仿佛明白了笠帽的用途。几十年前,笠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家家都有,人人佩戴以遮阳避雨,是山乡平民和农村泥腿子的身份标志,代表着最普通阶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主人有意将笠帽放在进出大门最显眼的位置是想随时能看见它,提醒并告戒自己人生之路风雨多,不可掉以轻心,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忘了自己的农民身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做人原则,保持传统美德,即使生活条件再好,人的纯朴不可变,农民本色不能丢。可见这家主人为自己的农民身份而自豪。


笠帽、照片和这几行文字,一下子拉近了我与这家主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从中窥到他灵魂深处闪光的一面,从而也有了对他深入了解的欲望。这家主人就是宜都红春民俗文化村党支部书记刘正国。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刘正国是宜都人,1953年出生,17岁的他正青春血气方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宜都几个水库的修建工作,将满腔豪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这之后他打过工,做过个体经营,到上世纪80年代,刘正国从一个小包工头干起,历经艰难曲折,终于成为宜都小有名气的建筑商,在城市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一名受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并逐步积累了数百万财富。


此时家乡的村办企业却相继倒闭,村里矛盾不断,人心涣散。村支书多次找到刘正国,希望他能回到村里,带领村民们走出困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2年,刘正国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他将建筑生意交给他人打理,告别了城市,回到农村老家去当了一名村官。他说:在财富后面继续加零只是数字的变化,意义不是很大;我要挑战自己,去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以实现我的人生理想,这样我今后的生命才活得有价值和有意义。刘正国用真诚去化解村民心中的顾虑和担忧,村办企业经营状况很快有了好转,他的公正廉明和个人能力赢得村民一致信任,经过选举,刘正国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可谁也没有想到,他一上任就面临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根据市政新规划,全村土地被征用,限期拆迁。


红春村民世代靠从土地中谋食,一旦失去了土地将意味着农民们失去了活下去的最根本的条件,他们将如何生存?刘正国陷入了两难困境,既要完成上面下达的征地拆迁工作,又得千方百计保障全村村民的利益。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解决的时候,一段时间里吃不香睡不着的刘正国却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城市中的多年拚博培养了刘正国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睿智的商业头脑,帮助他从绝境中找到生机。搬迁新址位于城乡结合部,安置点周围的企业相继落成,刘正国建议将新的安置点规划建成一个完善的小区,村民们建筑新房时多盖几层,将一楼当门面,二楼三楼出租,由以前的“种地”改成“种房子”,靠收取房租解决生存问题。红春一条街建成后,搬入新街的村民很快完成角色转换,租房经济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吃饭问题,实现了比土地数倍的轻松稳定的收入,家家喜笑颜开。


部分村民搬迁成功并没有让刘正国满足,还有300户村民该如何安置呢?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建一个像华西村那样的民俗村,将宜都文化和社区居民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全社区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2005年,红春社区请来了广州智海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规划设计以江南徽派风格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村和正国民俗博物馆,其中绿化、道路、水系、园林景观、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集旅游、餐饮、服务、购物、娱乐和居住于一体,占地194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00平方米,可安置拆迁户350户,总投资2.8亿元,资金来源主要由入住居民个人筹资、项目征地补偿资金、新区集体资金投入和政府建设扶持四部分组成。2006年上半年,红春民俗旅游村破土动工,目前已完成前期工程,入住村民百余户并开始接待游客,成为宜都市又一道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为了集体负债建馆



刘正国最初步入个人收藏纯属偶然。


2003年夏季的一天,刘正国在宜都街上遇到有人出售民国量米的木斗,上面刻有“宜都公管所”字样,这件物品勾起他小时候的记忆,顿感亲切,便买回家研究和把玩,又特意到宜都市内淘了几件物品收藏,十分喜爱,在此过程中培养了收藏的兴趣,没想到从此痴迷起来,走上了漫长的收藏之路。他眼中的好东西并不一定价值连城,只要知道哪个地方有好东西,不吃不睡路再难走也一定要去看看,值得收藏就一定要把它弄回来。常常是千辛万苦刚把东西运到家,就有人跟踪而至出两倍价格请他转让,他从不为之所动:“我是纯粹收藏,我的藏品出天价也不会卖。”他对我说:“这些宝贝以明清时期三峡地区的民间文物为主,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令人难忘的故事,件件我都喜欢,都是得来不易呀。”


当红春民俗文化村筹建之初,刘正国就考虑到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单凭周边环境和徽式建筑群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支点,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支点,红春的旅游发展只能是短期效应或空口白话。可到哪里去寻找这个支点呢?在没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刘正国想到了他家中的那些藏品,他要建一个民俗文化博物馆,以丰富的藏品来带动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快预期目标的实现。


刘正国将村里赚钱的事情交给村集体去做,将耗资大见效慢的博物馆拿来自己做,用了近十年时间,跑遍大半个中国,收集来3000多件藏品,自己也从身价数百万的富翁变成了负债700万的负翁。“为了集体的利益,哪能计较个人得失。我不后悔自己这样做,我也不怕负债。”听听,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宜都市正国民俗博物馆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2009年正式注册成立,总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展厅面积3100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博物馆的大门口是石磙和石磨辅成的护堤和道路,富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博物馆所有的门窗、木制栏杆、檐角、基石都是收集来的古旧物,古色古香。


博物馆现有民俗文化精品14个展厅和农耕馆四厅一室,民俗文化精品展厅包括宗教文化展厅、兵器展厅、土家家具展厅、土烟用具展厅、石雕展厅、状元文化展厅、木雕展厅、鸦片用具展厅、古字画展厅、红木家具展厅、精品床展厅、官方用品展厅、巴人满顶床展厅、绣品展厅。农耕馆包括耕耘农具厅、纺织工具厅、非耕耘器具厅、渔猎工具厅和祖屋。今后还将布展“文革”展区、瓷器展区、陶器展区、钱币展区、杂件展区等。目前正国博物馆是湖北省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已登记的藏品数共有1800件,经过文物专家鉴定的一级文物有2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20件,一般文物1768件,未登记藏品一万余件。其中不乏像乾隆千工床、明代晚期瓷器“百鸟朝凤”、乾隆官窑碗“万寿无疆”、杨守敬文房盒、名家魏洪泰作品青花大罗汉以及直径两米多的“孔雀开屏”根雕等这样的精品。刘正国还规划兴建原始纸厂博物馆、原始榨油和农耕器具博物馆、宜都民风民俗原生态博物馆。


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红春民俗文化村和正国民俗博物馆得到中央、省、市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充分认可并多次组织领导干部们前往视察指导工作,馆长刘正国于2011年被评选为“宜昌十大民选新闻人物”。2012年,正国民俗博物馆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发展中心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并荣获全国第五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同年11月26日,与湖北省博物馆签定了《湖北省国家一级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协议书》,湖北省博物馆“自愿、无偿”的帮助提升正国民俗博物办馆水平,引导正国博物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2014年,宜都市正国民俗博物馆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基地”,并授牌。2015年5月,正国民俗博物馆正式成立“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基地”学术部,以正国博物馆为载体,研究地方文化。刘正国成功地战胜了挑战,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他不仅自己收藏、保护、展览,也正引领着村民一起开创特色民俗文化之路。刘正国呕心沥血创办的宜都市红春民俗文化村和正国民俗博物馆,必将成为宜都一个独特的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旅游之地。(摘自湖北作家网,作者楚鸾)

上一篇:花甲老人创办民俗博物馆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